姓 名:张国栋
民 族:汉 族
年 级:2016级
所在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所学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辅 导 员:李舒
所获荣誉:
1.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推荐项目1项;
2.2018年4月作品《茶几》获得国家外观专利证书;
3.合肥师范学院2016-2017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4.合肥师范学院“优秀班级干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简介:艺术传媒学院2016级环境设计班长,先后获得校级优良学风先进个人、“优秀班级干部”、“三好学生”等8项荣誉。2017-2018学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小户型“隐藏式”家具设计》,并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2018年6月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茶几》。
张国栋同学总像一个充满电的小太阳,充满活力,用温暖和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人。入大学三年来,他勤奋学习,生活乐观,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又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用爱心去温暖更多的人,综合素养不断提高的他正在梦想之路上勤奋奔跑。
实践出真知
张国栋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专业比赛和学科竞赛,2016年12月,张国栋的专业作品《母亲》获得校母亲节系列活动大赛一等奖,《意象》获得二等奖。三年下来,大大小小参加了近20场比赛,比赛促使他思考,也是让他在不断尝试中进步成长。
2017年12月,张国栋参加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小户型“隐藏式”家具设计》。他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每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从早晨开门一直到晚上闭馆,除了上课都泡在图书馆寻找灵感。2个月后,他开始着手进行项目稿设计,做了一个可变形的茶几。主题确定后,他开始翻阅资料确定尺寸大小,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得知日常所用的家具都有规定尺寸,不能任意而为。他花了近一周时间,设计出了的稿体,找施工师傅看时,却得到否定的结果,“做不了,设计不合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利用寒假时间找一家家具设计公司“靓尚e家”实习,每天跟着师傅深入车间看家具实体,然后再设计稿子。20多天的加班熬夜,让他从随意的设计到每一个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实际制作。对于自己折叠茶几的构想,却苦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在家中陪着弟弟玩积木,他看到弟弟把积木拆开再拼凑,用有限的积木拼凑出了许多个小东西。他想,如果家具能像积木一样进行堆叠拼凑,那结果将会怎样?受此启发,他尝试用拼凑达到变形目的的设计思路。
张国栋同学设计的《茶几》样稿并以此获得国家专利
有了灵感又翻阅《室内陈设设计》、《家居设计原理》等书籍,便立即动手制图,折叠创意让他。再次把设计图纸给施工师傅看,得到了认可。接下来,他着手进行后期效果的设计。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进行细节修改,终于完成了一件成熟的设计稿。2018年9月,他历时近9个月的设计作品折叠茶几,经国家专利局审批,正式获得了外观新型设计专利,他的创新创业项目还评为省级优秀项目。这个过程让他刻骨铭心,既知道了专业设计的价值和过程,也让自己收获了自信,一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自信。
爱心练品行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去年暑假,他思想进步,坚持用爱心服务身边人,他利用假期时间在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与同学一起组建党员行知学堂,服务留守儿童9人。他还积极参加学雷锋、植树节、贫困山区捐赠物资等志愿活动,在积极帮助他人中锻炼自己、奉献爱心、体会快乐。
办学堂是学校的号召,真正办起来了却要白手起家,办学地方、教学计划、学生安全等一切都要有充分考虑,都要从零开始,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个重要考验。张国栋和他们同班的7位同学向五马镇小学校长说明了意图,学校答应借一间教室,用于学堂教学。同学们开始打扫教室,布置环境,经过一天多努力,一个干净、环境相对整洁的地方初步形成。下面,张国栋和同学们就面临着招生,他们把学堂的计划详细写了下来,到附近的几个村庄,进行宣传,从大家将信将疑到村子里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踊跃报名。为了学堂安全,同学们和每一位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接下来,他们开始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从第一天的开学典礼到国学课、书法课、绘画课、手工课,不仅有课程安排,还要有教案撰写,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真正动起手来,却又让他们感到十分的不轻松。一轮教学下来,他们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最让张国栋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叫王炜的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张国栋有意和他多说话,逐步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孩子想念父母。张国栋找到王炜父母的电话,让王炜通过视频与父母交谈,与父母沟通了孩子情况。此后,张国栋积极引导孩子做游戏,融入到小朋友当中,十几天下来,孩子变得开朗了许多。看到孩子的成长,张国栋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也坚定了他把爱心传递更多人的决心。
张国栋说,“行知学堂是一场社会实践,原本以为很简单、很好玩,真正坐下来,让我们体会到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当一名好老师也非常不容易。行知学堂不仅让我把爱献给孩子,还让我在献出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奉献他人的神圣和幸福,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切实提高了办事能力。”
(指导老师:艺术传媒学院 李舒,审稿:学生工作处 马喆)